李太平

发布日期:2020-10-02    浏览次数:

                             姓名:李太平

                             职称: 教授

                             电话:

                             电子邮箱:

                             硕博士生导师: 博导








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受教育经历、主要工作经历)

李太平,男,1963年生,无党派人士,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13.11),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副会长(2017.12);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2017.12),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17.10),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3);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评定分委员会成员(2014.12)。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2013.9);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2014.9);河南大学客座教授(2014.5);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01)。2010年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


教学情况

1.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教育学原理

2.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德育原理

3.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研究

4.博士生课程:高校德育


获奖及专利

1.2003年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3年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3.2004年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2006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5.200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6.当前教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种倾向,20092月获武汉市第1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20133月,《科学教育论》获武汉市第13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201312月,《科学教育论》获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201412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寻找教育学的力量——中国教育学规训权力的“呈现”与反思》(作者刘亚敏)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0.20154月《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获武汉市第1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1.20161215日《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2.U-S合作与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65月。

13.“五环一体”——教育类实践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4月。

14.“合作—实践导向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第二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