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新闻

国奖风采|温婷:博学笃行,乐学善思

发布日期:2022-12-02    浏览次数:


砥砺精耕,笃行不怠。一路逐梦,诠释热爱。让我们一起走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法治创新研究协会成员,温婷

一、个人简介

温婷,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律硕士,师从滕锐副教授。曾任法学院校友会秘书处2021-2022年负责人,参与法学院一期青马班。目前已经发表一篇CSSCI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参与一项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多项志愿活动。荣获2021年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2022年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三好研究生。

二、风采展示

(一)芳华待灼,砥砺深耕

温婷在研一时加入法学院校友会秘书处,研二时成功留任负责人一职,在此期间练就了温婷提笔能写、坐下能谋、起身能干的能力。在担任负责人期间,温婷参与举办了三次校友讲坛、一次校友与谈活动,日常开展校友服务,包括校友返校、地方校友会活动的协助等事项,在70周年校庆期间也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团队工作方面,温婷坚持每次活动必策划、必记录、必总结,让工作有迹可循,形成章法,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法学院校友会秘书处的工作能力。

(二)逐光而行,行将致远

法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因此在学习之余,温婷积极参与到各项科研活动中去。研二期间,其撰写的文章《数字知识产权与发展权的冲突和协调》被“2022·中欧人权研讨会”收录,并在第二分论坛进行主题发言,拓宽了自身的国际学术视野。会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温婷对所有发言和投稿学者的论文进行细致学习,总结会议研讨内容和成果,所撰写的会议综述最终发表于《人权》(CSSCI)。

7C82

图|温婷所发表的期刊及在学术会议现场进行发言

研二时,温婷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法治创新研究协会,借由这一平台参与了一项国家级课题和一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累计共参与十余部法律法规的修法建议以及相关调研工作,其中作为主要参与者的《中小学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标(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改建议被教育部采纳并收到教育部的采纳证明。同时温婷在过去一年中参与运营教育立法基地公众号,保持周更两到三篇。目前仍在参与另一国家民委项目相关调研工作。除此之外,在协会当中温婷也多次参加各项国际学术会议、讲座。温婷谈到,回望过去一年,所取得的种种成绩都与协会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协会为学术搭建起各类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平台,众多春风化雨般的学术大咖为学生指点迷津以及与热爱科研的同道伙伴一起努力,才有机会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得到成长的机会。

D169D

图|温婷参加华中科技大学法治创新研究协会全体成员大会

(三)青矜之志,履践致远

研二时,温婷加入院青马班、法学院普法宣讲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和工作。此外,在核酸检测志愿者、司法大数据会议志愿者、中欧人权研讨会志愿者等等志愿活动中都能看到温婷的身影。不仅如此,温婷也积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先后在洪山区人民法院、湖北省高院进行专业见习。

图|温婷作为法学院青马一期成员参与各项活动(左为素质拓展、右为政务见习)

三、经验分享

(一)知遇恩师,行伴同门

回望过去两年,温婷认为她所取得的成绩与法学院各位老师在课上课后的指导息息相关,更与她的导师滕锐老师的指导分不开,同时更离不开同门的帮助。两年来,师门每周都会召开读书会,暑期也不间断,滕老师系统的传授了论文写作、科研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大到科研的本质,小到如何读一篇论文,滕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温婷获益匪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读书会上,滕老师引导同学们积极发言,交流各自的学习、生活经验,彼此学习、共同进步。因此,温婷也建议大家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与导师和同门主动交流沟通。

图|温婷参加师门读书会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习总是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处理,在温婷看来,千头万绪与其焦虑,不如动手去做,行动是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此外,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人生不是一场比赛,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推着走,而应该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这个世界,去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留自己的一片天地。

(三)博学笃行,乐学善思

无论是国奖还是其他的荣誉,对于获得者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温婷表示,在未来将继续以华中大“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精神,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为目标,本着博学笃行,乐学善思的态度,努力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之才。

四、专项话题:如何写好一篇文献综述?

综述是对学科中某个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的论文。温婷在《人权》杂志上所发的文章是一篇综述,主要是对“2022年中欧人权研讨会”会议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会上一共有57位与会专家学者发言,会议论文集收录了45篇投稿文章。温婷需要对所有的发言和文章进行整理,从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对其进行总结书写。

在这个过程中对文献的归纳整理能力很关键,温婷分享了她的经验,通常她会聚焦于文章的摘要和发言的中心论点,将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类,而后参考人权领域内权威学者的文章,按照科技发展对人权事业的贡献;科技与人权保护之间的平衡;科技与发展权之间相互促进;重塑数字时代人权保护事业四个部分进行书写。

撰写综述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需要检索文献,如何提高筛选文献的能力并从文献中提取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温婷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她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以“关键词”作为线索,通过关键词筛选出论文后,也要看它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再以此出发,将关键词限缩或者扩大,不断累积相关知识。同时要善于运用文献管理软件,对文献分类整理,避免文献过多造成的遗忘和混乱,“长期坚持对文献的分类整理工作,就不难发现你所关注的领域哪几位学者也关注、哪些期刊会比较多的刊登这一类文章,往后在日常整理文献资料时便可以有针对性的查找。”在完成文献检索后,需要对文献内容进行整理,这时可以先列框架,与老师沟通,确定框架逻辑。最后,论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快写慢改”,避免完美主义反而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一篇论文。

青春寄语

杨绛先生写到“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敬畏时间,不断追求更好的自我,希望我们都能走完一段无悔的人生。                                      

 ——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