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这为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民族报特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编者
邢广程代表:要高度重视边疆研究
▲邢广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
边疆问题是事关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大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边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当前,边疆研究还不能满足党和国家的治边需要,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边疆研究。
从世界局势角度看,美西方大搞“以边制华”。面对必将到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进行全面遏制,无底线打压,其所谓“抓手”和“突破点”主要是涉疆、涉藏、涉海、涉港、涉台等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治理问题,提出了“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面对边疆复杂的局面,我国边疆研究亟需进一步强化升级,要加强学科建设、队伍凝聚、人才培养等,为边疆安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治边需要。
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尽快将“中国边疆学”学科纳入“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并细化二级学科设置,完善学科体系,更好地推动和规范中国边疆学学科发展。第二,尽快成立全国性的边疆研究一级学会“中国边疆学会”,整合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机构和学科平台的科研力量,着力组织一支适应新时代边疆治理要求的、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敢于担当的边疆研究专家队伍,实现协作攻关、协同创新,高质量完成党和国家交办的边疆研究任务。第三,加快边疆问题整体通识型或区域专门型人才培养,为边疆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林文勋委员:立足实践推进研究
▲林文勋,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国家意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时候都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二是增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是增强了民族平等意识,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四是增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动力;五是增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意识,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上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使之看得见、摸得着、能推广,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形成了生动的实践创造。
实践永远是理论的来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这些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因此,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从中找答案,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一方面,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建设。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科学规范、融入时代、守正创新的原则,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着力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机理,探究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宝贵经验和独特贡献。
另一方面,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要面向生动的社会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着力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从而增强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意义的认识和行动自觉。
黄晓娟委员:为建设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持
▲黄晓娟,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要求。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广西肩负的光荣使命。广西民族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和应用性课题研究,努力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者、践行者、推动者。5年多来,研究院累计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书籍34本,承担国家级课题2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4项、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专项2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1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4项,其中有1项成果获得2021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8项成果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多项成果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纳。
下一步,研究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度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深化基层治理场域、基层治理数据库研究,深入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经验与逻辑,推广“广西模式”充实“中国模式”,总结“广西经验”丰富“中国经验”,用“广西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加快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教育宣传平合、学术交流平合、决策咨询平合,为广西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持,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张继焦委员:加强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
▲张继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加强基本概念阐释。民族学名词术语繁多,需要清楚地对它们予以界定,并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什么是民族、民族共同体、民族共同体意识;什么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什么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等。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编写主要名词术语解释手册,清楚界定各种概念,并梳理清楚相互之间的关系。
确定主导理论。目前,中国民族学主要有四种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苏维埃民族学派、西方人类学理论、中国的经验与理论。作为一门舶来学科,民族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西方人类学理论影响,包括文化相对论、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多线进化论等。学界需要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提出一套中国特色民族学理论作为主导理论。
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中国特色民族学理论体系建设,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共同推动,深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阐释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讲清楚如何准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学者加强理论探索,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加强民族工作实践与民族学调查研究的联系。各级政府在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时,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多见面、多交流,为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供智力支持。
马东平委员:坚持“两个结合”深化研究
▲马东平,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新时代,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组织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产出一批高水平理论成果。
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加快推进《(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讲清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在历史研究中,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系统阐释,对当前民族理论研究中的各种错误史观作出有力回应。做好文物古籍发掘、整理、利用工作,指导和支持各地保护发掘利用反映“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历史文化资源。
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引导民族领域学术研究和调查研究切实向“共同性”研究上发力,大力提升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原创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民族研究领域意识形态主导权,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传播话语,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大对民族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宣传推广,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深化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重点就“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发展史等重大课题开展集中攻关。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学科建设,促进学科融合,把准研究方向,鼓励引导多学科共同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各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为他们把好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韦维委员:强化理论体系建设的高校担当
▲韦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师范学院校长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始终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密结合,在强化学理支撑、学科建设、师资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贡献高校智慧。
发挥高校智库优势,着力强化学理支撑。组织专家学者聚焦政治引领、发展凝聚、文化浸润、交融增进、法治保障等研究方向,建立特色科研团队,建强建好科研平台,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良招实策,为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着眼高校立身之本,着力强化学科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围绕“重点马院”“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建设目标,坚持向改革要发展、用创新谋思路,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层层落实,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学科建设格局。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为核心课程,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党的民族工作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等课程教学。
立足高校主责主业,着力强化师资培养。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要结合当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际,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式,构建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在各学科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利用多种师资开展专题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化课程建设,制作体现中华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精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网络文学、动漫作品、有声读物、微电影、短视频、影视剧、纪录片等。借助VR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式教育载体和形式,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