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焦敏,法学博士,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礼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5149)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非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四所高校为例”(项目编号:16Q040)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整体观、差异观和底线思维,丰富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着力加强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现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命运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巾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2年11月,这一理念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提到了“命运共同体”,既有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又有在某个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更有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视角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2014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从“命运共同体”的维度阐释中华民族,是对共同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于新形势下协调民族关系和开展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高校而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也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研究“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问的内在联系,以及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团结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
命运共同体是指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现实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愿景之上的,强调在互相交往和影响之中经历和分担共同的命运,呈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状态。⋯中华民族无论站在历史、现实或是未来的角度,无疑都符合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既包括多样性、差异性,更体现统一性、整体性,渗透着丰富的哲学思维,丰富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涵,更为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
(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主要内涵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核心内容相统一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整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树立整体思维。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多元”是指包括中国境内以文化同质为特点、以族裔认同为纽带的一个个民族实体,既包括汉族,也包括少数民族。同时,中华民族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从分散的多元,经过相互接触和融合,所形成的统一的、各具个性且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和各民族虽然都称“民族”,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且两个层次之间并不相互排斥,是有差异的一致。国内各民族之间具有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国内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与整个国家、中华民族发展相互关联,形成整体、共生发展状态。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五个认同”教育,特别是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一直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整体观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差异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的。如果说“共同体”这一概念主要表达的是事物的统一性、整体性的话,那么,这种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前提或基础的,没有多样性、差异性就没有统一性和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即“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因此,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特别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倘若过分强调“一体”而忽视各民族自身客观存在的历史和现实,中华民族就会失去源头与活力;反之,如果过分强调“多元”而忽视各民族的内在联系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则不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与发展。高校围绕“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倡导各民族大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而这恰好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差异观所体现的主要内涵。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底线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与量的统一。“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既是事物质与量对立统一的体现,也是事物健康发展的要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平衡理念的深化和升华。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代表团会议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深刻表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坚持底线思维,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致力于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各民族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不仅要增进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更要将心比心、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高校不仅要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更要关心各民族大学生具体的学习与生活,采取各类优惠政策和特殊措施给予倾斜和扶持,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掉队,这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底线思维是一致的。
(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视角
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强化历史认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的,在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行动上的守望相助,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是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前提。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际上也是促进大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概念与特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厘清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国家统一意识、主权神圣意识和领土完整意识。
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过程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更加牢不可破,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自信地抵达梦想的彼岸。
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提升重任自觉。共同的命运,使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共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托。然而,目标和追求的实现,需要我们各个民族的每一位成员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各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各民族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紧密相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形成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
(三)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感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感,是指各民族个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主张特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承认和接受,并产生归属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感的提升依赖于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知,依赖于各族人民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理解和认知。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境外敌对势力企图从意识形态和民族问题等方面破坏中国团结统一的局面,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产生了很大阻力。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没有团结,共同体就无从谈起。高校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视阈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
高校肩负着思想引领、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应当自觉地把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融人到民族团结教育事业中去,着力加强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教育,努力营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正确的祖国观教育
正确的祖国观是促进中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根基,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感培育的基本依托。正确的祖国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看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族人民均为中国国家的孕育、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必然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正确看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建立在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疆域、文化和使命基础之上的,是中国特定条件下多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个人与祖国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国家、民族所提供的整体社会环境休戚相关,国家、民族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爱国主义是中华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于中华各民族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具有重要作用。四是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艰辛探索最终选择出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挖掘礼仪导向规范作用,如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宣誓仪式、开学典礼仪式、学位授予仪式等,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充分利用传统节Ft、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等开展庄严庄重、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如国家公祭日、北京奥运会、G20杭州峰会、上海世博会等,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三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重点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是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宣传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以及祖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具有爱国精神、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激励大学生把学习榜样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加强正确的历史观教育
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更加珍惜“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来之不易,更加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正确的历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史。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合,也发生过冲突,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以及在交流与碰撞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与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二是从整体和联系的视角看待史实。对于复杂的历史问题,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阶段来看,固然是必要的,然而,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辩证演进的整体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更为重要。唯有如此,才是对待历史的理性态度,才能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选择。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更应该用宽阔的视野、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三是要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历史。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历史既需要考据事实,更需要辨明是非,不能用支流否定主流,混淆历史认知;不能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动摇精神坐标;不能用假设否定事实,颠覆主流立场;不能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随意编造历史。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培养大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教会大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国情,理解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包括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现代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和3O多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史等。二是要充分发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长征、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中的教育资源,重点讲述其中有关民族团结和睦的故事,以及对中华民族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三是继续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对于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要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工作坊或者实践体验等形式,及时准确客观地给予引导,提升大学生分辨能力。四是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与成功经验。
(三)加强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正确的民族观是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引领,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的民族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过贡献。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反对任何民族享有特权。二是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中华文化认同与本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华文化是由各个民族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统一体,体现出包容性和统一性。同时,各民族文化又体现出平等性、差异性、独特性,都平等而客观地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华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同时培育、协调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对的;‘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是不对的。”。这就从本质上阐释了中华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三是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会导致民族歧视,狭隘民族主义会导致离心倾向,造成民族隔阂和民族对立,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四是正确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民族与宗教有密切联系,但也存在区别,前者属于社会群体领域,而后者则是精神生活范畴,不能将民族与宗教二者等同起来。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也是有区别的,有些风俗习惯虽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但它不等同于宗教。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联系学生实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重点阐述涉及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系列重要理论与政策。对于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利用各种途径给予及时准确的解释与引导,增强大学生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政治鉴别力。二是以增强文化认同为核心,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高校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梳理、甄别和选择。对于具有正能量的民族文化资源,要重点进行利用和开发。同时,高校在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资源。三是重视情感融人,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体现在日常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中。例如,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前基础课尤其是英语基础偏弱,学校可在学生入校时进行基础测试,组织专业教师,安排专门时间,实施学业帮扶计划,补齐短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缘、年龄、语言、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学校可实施学业跟踪预警计划,根据程度不同,分别组织专业教师、学生社团、学生骨干等通过深入的沟通了解和有针对性的讲解、补课,助其提高。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经济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会影响到学业推进,学校可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档案基础上,实施精准帮扶计划,缓解其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