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杨文炯(1967-),男,宁夏灵武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学、历史学研究。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在回顾、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提出多维度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一个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顿下自己又容下世界的“家”。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有精神家园
历史发展表明任何民族的现代化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还要有深厚的精神底蕴,正是物质与精神之合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精神之基,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之力。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回顾近代以降的中国历史,在19世纪末呼唤民族精神——“中国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人共同的心声,如梁启超在《中国魂安在乎?》所言:“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所谓精神者何,即国民之元气是矣……若夫国民元气,则非一朝一夕之所可致,非一人一家之所可成,非政府之力所能强逼,非宗门之教所能劝导。孟子曰:‘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是之谓精神之精神,求精神之精神者,必以精神感召之,若支支节节,模范其形质,终不能成。《语》曰:‘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国所与立者何?曰民而已;民所立者何?曰气而已。”“求文明而从精神入,如导大川,一清其源,则千里直泻,沛然莫之能御也。”以史为鉴,从一百八十年前的“世界之中国”到今天的“全球化之中国”,历史大势虽似曾相识,却是风景极殊。在新时代的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固本“中国魂”,实现中国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学术话语的热点
21世纪甫始,国内学术界对民族精神的全面深入探讨是国家层面上的重要的文化自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十八大、十九大进入新时代后,坚持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时代主题。由此,以“民族精神”为 “元”话语、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话语主旨,构成了国内学术界聚焦的研究主题,这个主题有两条交织的“热线”:一条是理论性研究的热线—“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旨在回答“为何要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条是实践性研究的热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个离不开—增强五个认同—民族团结——各民族的生命线”,旨在回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理论性研究的热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笔者依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共检索到32418篇文章,1978年仅有一篇文章,2002年有321篇,2003年达到1605篇,速增5倍,2011年达到1906篇, 2018 年达到1931篇。显而易见,从2002年十六大之后,历时17年至2019 年,“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国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热点。其中在此方面研究的知名学者有14位,分别是杨叔子、郑永廷、田祖国、樊浩、欧阳康、张晋藩、吴潜涛、赵存生、李宗桂、王泽应、李文海、李翔海、李康平、黄钊,主要以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为主。
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检索,共有文章 14254篇(参见图1),按年份来看,从 1980年的第一篇文章,到2018年达到1110篇,其增长点同样是十六大之后的 2003 年、十七大之后的 2008 年,十八大之后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明显成为学界的聚焦点,其涨幅与主题“民族精神”的研究成果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14位学者发表文章最多,分别是 沈壮海、欧阳康、佘双好、张晋藩、张立文、吴潜涛、 肖群忠、赵存生、李宗桂、王泽应、胡海波、苏振芳、 金炳镐、李翔海,其中多了民族学研究者。
分别以主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各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的统计(分别参见图2与图 3),分别有 638 篇、309 篇文章,相比较,以“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为主题的文章要比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文章要多,增长的最高点是党的十七大之后的2008年(97篇),同时增幅与前面的主题均成正相关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主题发表文章最多的学者是纪宝成、邹广文、欧阳康、李太平、李宗桂、郭建宁、胡海波、金炳镐、李翔海、栗志刚、沈其新、王淼、吉成名、崔秋锁,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发表文章最多的是杨叔子、纪宝成、高永久、欧阳康、李宗桂、金炳镐、向玉乔、栗志刚、程丽辉,民族学学者较前者要多一点。从以上4个主题的研究者比较来看,哲学、 文化学、民族学学者最多,其中以杨叔子、纪宝成、欧阳康、李宗桂、金炳镐等为代表,其中的区别是学科之间的关注点不同,哲学、文化学学者以理论思辨的研究为主,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儒、道为主,较少关注我国多元民族文化这一国情;民族学者更多地是以“民族”为切入点,思考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或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问题,二者的交集是“文化”,但看到的“文化”背后的“人”有所不同——从不同学科视域呈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国的不同面相。2000年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代表性学术专著有:郑师渠等的《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徐东升《中华民 族精神研究》、赵璇《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孙正聿《人的精神家园》、迟成勇《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关照和历史嬗变》、尹世尤《廉洁文化与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培育研究》、陈载舸等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宋文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姜义华《中华文明的根柢: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欧阳康的《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王琴《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宫厚英《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唐明燕《先秦儒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等。以“中华民族”为主题的检索,共有 108863篇文章(参见图4),仅以1949年以后来看,真正的研究热点起始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的1994年(这一年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的“中华民族”研究,一直持续到十九大之后,到2019年达到10453篇,这一学术热点显然与全球化进程加快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同时更与边疆、港台地区的一些事件紧密相关。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检索来看,始于2010年,到十九大之后的2019年同样达到了高点696篇。再以主题“中华 民族+认同”来检索,共有4283篇文章,2009年成 为热点之始,至2019年达到584篇,其中在此方面知名学者是胡鞍钢、佐斌、周平、马戎、许纪霖、张庆林、苏振芳、金炳镐、张志刚、姚新勇、陈其泰、高静文、严庆、史慧颖等人,这些代表性的专家分别来自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等领域,显而易见,这一主题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还有学者周平等提出“中华民族”入宪的主张等。正是通过这些研究的积累和传播,
“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成为知识界的共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参见图6),始于2012年的十八大之后迅速升温,从2011年的11篇,到2019年的459篇,10年间增长40倍,此研究的知名学者有万明钢、周平、李静、彭南生、金炳镐、宋才发、青觉、熊坤新、严庆、彭谦、张茂泽等人,民族学研究的学者明显成为主力。但就“中华民族是什么样的共同体”的讨论,学术界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顾颉刚与费孝通的“一与多”之争;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汉族主体论”或“汉族中心论”“各民族共创论”“多元一体论”等,但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多元一体论”逐渐成为国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也成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种理论范式(参见图8)。
十九大之后,两个突出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由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聚焦点。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十九大之后迅速增长(参见图7),据统计,从 2014 年的4篇到5年后的2019年的695篇,增长174倍;关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从2016年的3篇 到十九大后的2019年的49 篇,增长了16倍(参见图9),主要的知名学者有纳日碧力戈、万明钢、李静、金炳镐、宋才发、青觉、熊坤新、严庆、彭谦等人,这其中民族学研究者成了大多数。其中纳日碧力戈等人的《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文章观点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心通、情通、语通、文通、政通之“五通”并举,其中民心相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本,感物入心、及物归心、物感物觉是民心相通的根据。另外,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方面来看,关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都有多个立项,特别是2019年,中央四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的高校、 科研机构成立了10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从而推动了这一方面的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纵观理论研究来看,一是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二是结合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阐释是研究的话语主线,反思、借鉴、对 话构成了学术界跨学科的立体话语体系,这些话 语都是在“中国与全球化”语境中展开的;三是这些理论研究已凸显学术的中国话语,不再以西方理论按图索骥中国社会的研究。
(二)实践性研究的热线:守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学术界在理论上深入探究“为何要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亦重在实践方面探索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学术研究 形成了另一条实践探索的研究热线。
在知网上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检索,共有文章29320篇(参见图10),最早的文章出现在1957年,即国家民委刊物《民族团结》的创刊号。而真正对民族团结开展研究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首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极大地推动了对民族团结的学术研究。此次会议的召开缘于当时国内外的特殊环境:一是国际大背景,主要以“苏东剧变”为重大政治事件,民族问题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二是国内民族工作面临新问题新形势,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始此民族团结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相比较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的8篇文章,1992年达到了201 篇,增长了20倍。1999年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题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次会议聚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背景是西部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明显拉大,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进步与稳定的重要负面因素,会议明确提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显而易见,民族团结仍然是首要的关键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民族团结的研究,相比较1992年的201篇文章,1999年达到了399篇。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提出了三个凝聚: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同时重新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内涵;尤其是国家下发了1949年以来第一份关于民族工作的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同时颁布了第一个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并审议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随后国家民委牵头编写了“十一五”“十二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和《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这次会议和相关法规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关于民族团结的研究,而且研究的面更广、内涵更丰富,2005年刊发的文章达到了652篇。但之后边疆地区一些事件的发生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团结研究的迅速升温而成为焦点,2009年刊发的文章达到了1137篇,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研究的热点。2012年的十八大、2014年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7年的十九大召开直接将民族团结的学术研究推向了高潮,2017年刊发的文章达到了3322篇(参见图10),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倍。尤其进入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体系的形成,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和命题,诸如“三交”“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成为学术界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研究重点。
关于“三交”的研究在 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参见图11), 依据知网统计,2013 年关于此研究有2篇文章,到6年后的2019年达到92篇,增长了46倍,此研究的知名学者有麻国庆、胡鞍钢、万明钢、李静、金炳镐、严庆等学者,主要是民族学领域的学者。同样关于“三个离不开”与“五个认同”的研究在十九大之后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参见图12)。这些研究成果既有纯理论的阐释,又有结合具体“田野”的实证研究;不仅有结合中国历史的纵向研究,而且有借鉴国外个案的横向比较研究。作为学术热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及“统一”与“自治”的关系研究,二是自治地方的“地域” 与“民族”关系的研究,三是空间与社会结构的互嵌研究,尤其是“互嵌”的研究一度成为最热的关键词,代表性的知名学者主要有郝时远、马戎、金炳镐、杨圣敏、徐杰舜、周伟、宋才发、青觉、龚永寿、熊坤新、吴大华、严庆、张文山等。关于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研究,诸如金炳镐、周琬謦、隋青、 陈辉、杨龙贺、杨文笔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的应用价值。总体来看,关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主要以哲学、政治学、文化学、历史学的研究为主,这些研究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关切性,但主要集中在以汉族和儒道释文化研究为重点,更与近20多年来的“国学热”相关联在一起。关于建 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三交”“三个离不开”与“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等研究主要以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学科为主,尤以民族学的研究为多,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理论阐释研究与实践实证研究相结合;二是多以少数民族视角研究为主,“田野”个案绝大部分在民族地区;三是这些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主要以“多元一体”理论范式为主而展开“三交”“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成为国内知识界的话语共识 与学术担当,更是反映出新时代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二、多维度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国人期待已久的现代化之梦,实现现代化是一项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适宜的社会制度,还要有支撑它的精神基础。正如我们在内源性现代化的欧美国家的历史中所看到的,它不仅有了工业革命和殖民统治积累的丰厚的物质财富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制度, 它还有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同样我们在外源性现代化的国家也看到很多现代化中断(broken down modernization)的个案,这些现代化模式往往只注重经济、技术、制度层面的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从而丧失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持力。亦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说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因此,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是物质力与精神力的合力作用。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而步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发展阶段也是我国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的现代化征程在雄厚物质基础上更需要深厚的精神基础。十八大以来以党中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核心是认同问题,因此需要增强“五个认同”,其动力是“四个自信”,其指向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归根到底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之基、精神之石。总体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心骨和核心力量。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什么样的精神家园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离开了国情和特色就成了空中楼阁。首先,“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有党这个主心骨和领导的核心力量。其二,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是西方的国族,这是我们的国情,也是我 们的家底,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立足这样的国情和契合这样的家底,发挥这个特色和优势。同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题中要义。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制度保障。意识与精神若水,制度若器,意识与精神欲有容,则必有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有相应的容器,这个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 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这个制度其政治优势就是党的领导,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和政治优势的保障,我们的共同体意识就如一堆沙丘,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增强对社会主义认同为内在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和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心所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是各民族人民人心所向的家园。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
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之轴。铸牢共同体意识必须有轴心才能铸牢,建设家园有中轴线才能布局有方,这个轴心和中轴线就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 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价值基石,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纽带,是56个民族之中华文化认同的圆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之轴。
五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目标。凝聚一个民族认同与整合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主要动力是这个民族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共同目标和理想,因此它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的价值目标。就如中央文件《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增强对伟大 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凝聚国人,同心同德,形成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文化支撑力,夯实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精神文化基石。
六是发展经济与“两个共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坚实的物质之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无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贫困的物质基础上也无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情同手足、同甘共苦的大家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各民族的现代化——全国人民共同过上好日子。换言之,没有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也会因为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落差而产生离心离德的非共同体意识。只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才能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才能形成具有强烈认同的“我们”的意识。换言之,人是逐利的社会存在,如果一个国家发展了、富裕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或一些民族却没有富起来、被边缘化了、不能平等地分享发展的成果,则必然出现社会断裂,引发社会冲突或导致多民族国家的分裂,这样的前车之鉴在世界上是有案可鉴的。
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活水之源、文化之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历史基础之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活水之源、文化之基。因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因而,作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集大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的历史根基。
八是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56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根基和内在文化动力。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因此,“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来说,认同同样是一个有机的多维度结构,正如中华民族是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元一体的社会、文化的结构一样,中华民族的认同同样是一个“认同丛”—— 包含56个民族对各自历史、文化认同的复合结构——一个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有机、互惠的认同体系。认同是力量,力量又源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精神动力。
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有依法治国的法制保障。打牢共同体意识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工程,建设好这个精神工程必须要有法制的保驾护航。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其二,坚 持全面依法治国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依法治国的制度设置;其四,要全面实 现“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有法治的引领和规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的法制保障。同时,法治也需要民族精神的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只有植根于民族精神文化的深处才能事半功倍而成为治国理政的重器。
十是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沟通、借鉴的主要媒介。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语言通了心灵才能相通,精神才能共享。2000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律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使用的重要法制保障。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助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增进各民族文化的彼此传播与相互理解,而且有助于各民族共享的“五个认同”的强化。特别是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共通的语言文字无疑是十分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凝聚民族共识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不是要取代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依然受到宪法法律的保护。
十一是全覆盖式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唤醒文化自觉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久久为功的基本工程。正如“十四 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体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民族精神家园是需要建设的,因此,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国家基本工程。全覆盖就是让民族团结教育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全面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文化体系,使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全面深入学校、社区(村落)、机关、企业、军营、医院、宗教场所、家庭、书刊、网络……让每个公民了解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和家底,让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知晓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理解多民族的大家庭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是我国今天强大的文化自信的根源,培养公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素养,从而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文化自觉行为,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对伟 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增强的催化剂。
十二是大统战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从现代历史的经验来看,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要法宝,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成为命运共同体,筑起了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长城,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机,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是一种基础性、持久性的力量,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21世纪,以增进文化认同 和文化共识为目的的文化统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十三是文明互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的他山之石。全球化使人类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正如人类以往历史所昭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互鉴是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博大精深一个最重要的“活水之源”就是文明互鉴。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的文明互鉴的四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四十年,也使得改革开放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最突出的精神标识。今天的中国在幸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型期已站在了迎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门前,这就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让这扇开放的大门更加敞开,以文明互鉴的大视野和积极学习的心态吸纳世界先进的文明,使之助力中华民族的崛起——圆了百 年的“中国梦”。同时,我们要有一种更加冷静的、理性的文化自警、文化自省意识审时度势——任何孤芳自赏,或画地为牢的选择都有可能使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功败垂成。因此,我们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文明互鉴的意识和改革开放的文化品质成为中华文化和 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内在精神引擎力。
总之,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球化视角看,全球化是人类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机遇,也是发展不平衡的世界之布满“陷阱”的挑战。正如人类学家费孝通指出的:“今天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日之世界文明,已非昔日历史文献、经典书籍中所描绘的那种‘纯粹’的传统文明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概念化的、抽象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多层面的眼光,来看待当今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关系。”作为人类机遇的全球化不是世界文化的单一化、同质化,更不是西化、美国化,而是走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作为挑战的全球化——“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人们,如何才能和平相处,共创人类的未来,这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人对这一人类课题的思考,西方知识界的“药方”——“不战而胜论”“大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以及文明冲突论,不仅是极具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误读,而且是人类面向未来的穷途末路。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各个文明得以‘不朽’的最可靠的保证。一种文明、文化,只有融入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世界文明中,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对其他文明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世界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不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这是惟一的出路。”质言之,文化自觉与文明互鉴才是人类走向命运共 同体的必由之路。不可否认,全球化依然是一条人类走向未来的山重水复的文化博弈之路,各个民族、国家只有立基于自己的文化之上才能“有为”且“有位”。因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体系不管怎样庞大、复杂,总有它的基本的文化精神及其历史个性。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和历史个性才赋予了一个国民的文化性格,并且才使他们保持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特色。因此,文化精神及其历史个性乃是国民延续的生命‘基因’。”因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是统筹两个大局的国家文化基建——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未雨绸缪的精神贮备。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史的机遇总是为有备者而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 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它是一个时代思想的指示和历史走向的路标——对民族精神的探究更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当下的定位与未来命运的理性思考,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一直怀揣着传统乡愁而漂流在西方现代性的长河里,精神的逐流与追寻始终无岸可驻。当世界文明的诸河汇流成今天的全球化的大海时,物质上不再贫困的 中国需要自己的精神皈依——一个精神上不再流浪的“家”,它不是西方话语的国族,但一定是一个灵魂温馨归宿——一个有容乃大的“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顿下自己又容下世界的 “家”。
注:1.原文刊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二期,引用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
2.为方便微信阅读,注释、参考文献从略,请以正式出版刊物为准。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