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学习

中国民族报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

发布日期:2023-06-02    浏览次数: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导向,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宣传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526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进行协商议政。

1D107

充分利用考古遗址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蒙爱军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这些考古发现和遗址,留存着各地域、各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互证,多维度提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线索和脉络。

如何利用地方考古遗址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构筑出一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文物谱系,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研究大多局限于考古学范围,相关领域及其专家介入不多,导致研究、阐释的深度、广度不够,影响有限。各地都有对相应地域考古遗址的宣传报道,但对总线索、总图谱及其内在逻辑的宣传不够。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及旅游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普及化教育不充分,人们往往只知遗址而不知其蕴含的历史内涵。为此建议:

加强对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考古发现的系统规划。梳理、绘制出年代谱系和地理图谱,归纳各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内容、地域特征和主要形式,选择和确定典型案例,编纂相关读物,为规划主题遗址公园、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打好基础。

组织多学科研究机构和专家群体联合协作,对各地考古遗址中有关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大势进行系统性阐释。

从国家层面,支持各地依托相关考古遗址建立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基地。将遗址保护、遗址公园建设、馆藏建设等相结合,打造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研学项目。

多形式开展考古遗址和考古成果的展示传播。除电视、广播、书报、网络等传播外,着力打造以考古遗址为载体的精品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以实景实物展示和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让各地游客在参观游览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

统筹力量推动“三交”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陈雍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梳理和调研宁夏及全国有关地区开展工作的情况,当前亟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历史领域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缺乏;全景展现“三交”历程的高端平台、载体不多;权威教材和师资力量不足;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合力尚未形成。为此建议:

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联合组织实施民族领域专家学者强基工程,培养一支既深谙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又精通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队伍。同时,支持民族地区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均衡发展。开展大中小学教师全覆盖的学习培训。

分阶段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的成果转化工作。及时将已成型的阶段性珍贵《史料汇编》成果予以转化,尽快组织编写分众化学习读本,运用真实、鲜活的历史史料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深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规范化建设指导性文件,对主题阐释、内容设置、史料运用等作出全面规范。同时总结各地经验,指导民族地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率先打造一批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着力构建宣传教育格局。构建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创新建设宣传教育平台、载体,制作一批反映“三交”工作的文化作品,从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宣传教育走实走细

刘同德 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青海省委会主委

各地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宣传教育工作上谋得深、做得实、成效好,但在常态化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抓实落细。

教学体系建设还需要抓实。高校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但大多没有专设课程。同时由于没有统编教材、教学大纲,加之专项培训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形式与载体还需要落细。各地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实现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还需进一步拓展。利用媒体开展精准鲜活的分众化宣传教育方面还需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此建议:

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教育部应与国家民委协同,加快编写、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并使其成为全国高校思政统编教材,纳入高校思政专设课程。组织工作力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会贯通到多学科课程建设中。形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思政课为专门课程,相关必修课、选修课从不同学科角度阐释的教育教学体系。

扎实做好有形有感有效具体工作。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为引领,加大对省际间资料收集、课题研究、成果分享合作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大力宣传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拍摄制作纪录片、影视剧和短视频,并在各类媒体平台上精准投放。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

深入挖掘激活体现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重点加强对多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追溯、整理、研究、阐释与转化。建议设立昆仑国家文化公园,以系统思维对多省区分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和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区。

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会宣传教育资源体系

田苗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

从设立资源名录、挖掘现当代资源、编写通识读本三方面着力,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以设立名录为抓手构建资源体系。建议由国家民委和中宣部牵头,协调文旅、档案、农业等部门,借鉴我国已设立的文物、非遗、文献、农业遗产等名录的成功经验,筹划设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代表性资源(项目)名录》。名录分设文献、文物、非遗、综合四类,与正在编写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相呼应,形成史料史实与史观史论的互证统一。考虑建立国家、省二级或国家、省、地市三级名录,由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负责普查申报。认定“资源保存地”“记忆传承人”等相关配套措施。

应深入挖掘现当代各族群众共御外侮、共建祖国、共续文脉、共创未来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三交”故事。这些故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发展的崭新阶段。挖掘这些故事的工作重点在“共”,即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之后,从相向而行到并肩前行的奋斗历程。建议由中宣部、国家民委牵头,协调文旅、档案等部门设立专项开展工作,基于史实进行口述史料采访、影音文献记录与民间文献收集,其成果可形成资源库,为宣传、教育、文艺创作提供素材。

国家层面组织专家编写《中华民族通识读本》。根据不同需要与受众特点,编纂工作手册、术语汇编、简明读本等读物,打通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确保解读的一致性、规范性和通俗性。参考《二十四节气歌》《历史朝代歌》的成功经验,创作《中华民族歌》,让核心概念融入歌谣、童谣,流传于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中。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宣传教育,也需要具体工作的落地。应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阵地,通过各类公开课、讲座、展览等活动,将人民群众必备的概念、需要的知识、关心的问题讲解好、回答好,努力将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