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何在?一曰意识自觉,一曰付诸实践。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中华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之特质在社会成员身上加以激活、存养和扩充。
修身以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基础。
孟子曰:“仁,人也。”又曰:“仁,人心也。”可知,人贵仁也。仁心是人与人相处之“德”,此“德”内聚于人性、人心也。
从微处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长幼有序;扩及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广处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当中充盈的乃是一种以“他人、群体、国家和民族”为重的浓浓深情,德之光辉洋洋盛大。《礼记·乐记》中有“情深而文明”一说,之所以“情深”乃是人人遵从认同于人文之“德”,此“德”外化则为礼。
可以说,此德此仁此情乃中华民族人文化成的一大动力,让各族人民心相通、力相合,千世不衰而历久弥新。
好学、力行、反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根本。
孔子言“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教育从方法或根本上来说要培养主体的好学、力行、知耻的精神、态度、情感和能力。
教育通合于人之“德性”培养上,须要人终身持续修己立德的过程。学思结合、学行结合,因时因势而动。有“达德”之品性,学习者行动方可如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可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可以说,教育的“活”、教育的“魂”即在“知、仁、勇”的学习、力行、反思中,惟有如此,才可行“活”的教育、“德”的教育,其所化育出的人方能顶天立地,爱人、爱家、爱国,不偏僻、非奸邪、远贪欲,求和睦、尚忠诚、重团结、敢担当,显中华民族之性格也。
增强育人合力:创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风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以立德树人为根基。在党和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当下,须要积极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体系,协同“家庭、学校、社区”“政府、企业、民间”“行业、组织、市场”等教育力量,形成和提升聚通融合的社会教育力,为立德树人创设良好的教育风气,将“忠恕”“仁爱”“好学”之德化育在人们的行动实践中,扎实推动和增强社会文明建设,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学校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光辉盛大的“德性”须要后生在先贤的积存下加以不断弘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即系于具有弘大德性之新一辈人的培养。